财迷‖“中国版QE”引爆市场?各位请勿忘记M2即将超过300万亿

点此链接阅读体验更佳:财迷‖“中国版QE”引爆市场?各位请勿忘记M2即将超过300万亿

 

不必谈WTO裁决神州胜诉,澳大利亚表示接受:

也不必谈碧桂园夜半鸡叫,业绩延迟发布且股票或将停牌:

更不必谈深圳三大骗之一的柔宇科技宣布停牌:

今天主要谈一下上周末引爆市场,讓A股創下近期新高的“超级QE”:

 

ONE.突如其来的“小作文”

 

上周末,市场突然盛传央行将下场购买国债。这一传言被市场解读为“中国版超级QE(量化宽松)”。消息一经传出,市场立马选择“相信”。沪指全天冲高,重返3000点。北向资金再度流入,此外,3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超过600亿,创下去年以来单月新高,沪深放量成交9322亿元:

而据媒体报道,此消息据说最先是由著名经济学大V刘国师写出来的“小作文”:

实在是想不到,去年还顶住压力做“一士之谔谔”,宣称神州已经踏进通缩门槛的刘国师,现在居然也向李大霄靠拢,化身为牛市吹鼓手,小作文写得飞起。

然鹅,不识时务的“鬼佬”却在这个消息上泼了盆冷水——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指出,中国央行量化宽松不会发生。更有趣的是,各家媒体进行解毒的时候,也附和大摩论点,声称“神州版QE”不会发生:

以上文章展示的理由如下:

这种中国版QE,就等于是直施行现代货币理论(MMT)。如果真要搞MMT,那就《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的央行不得在一级市场买入国债就等于是废掉了。学术界对于现代货币理论的诟病在于,若央行购债力度、久期不够审慎,容易导致“大水漫灌”,进而引发通胀。同时,过度强调大财政,也可能导致财政透支和资源错配。

不过,以上文章也指出:央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根据人民银行对公开市场操作概述,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这其中就包括了二级市场买卖国债。

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稍作总结:刘国师一个小作文,引发了市场对“中国版QE”的猜测,于是市场各方集体高潮,并让A股达到近期新高。各大官方媒体否认了“中国版QE”,同时又留了一点余地——央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

于是:问题就来了,为何刘国师写“中国版QE”的小作文能引爆市场?而官媒又附和大摩,称不可能QE?

 

TWO.天下苦通缩久矣

 

中国版QE能引爆市场,原因很可能是“天下苦通缩久矣”。

市场之所以会因为“中国版QE”就轻易高潮,窃以为根本原因是现在的神州似乎确凿已经跨进通缩的门槛,实在是太需要一场新的“QE”了。

就彭博社的数据看,神州的各大产业,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出现“反向增长”:

各种物价指数也同样在“反向增长”:

以上与财迷个人观察相符:房价是否在下滑,大家相信都清楚。另外一样大宗商品汽车的价格也在下滑。始作俑者就是神州奸商——2023年,包括特斯拉和比亚迪在内的汽车制造商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价格战,近900款车型大幅减价,幅度一度超过5%。

除了房和车,CPI里面的另一个重要元素猪肉价格也在下降,并且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其实,还有一样大宗商品——人力成本,也在下滑。大学生找工作难,毕业即“灵活就业”,相信大家都能体会。

如果一个动物走路像鸭子,叫起来也像鸭子,那这个动物多半就是鸭子。同理,如果现在的神州商品和服务价格下降,通货膨胀率降至0%以下,那说明神州确实已经迈入了通缩区间——因为通缩(deflation)的经典定义即为商品和服务的普遍价格水平下降,且通货膨胀率降至0%以下。

另外,就财迷了解,很多行业还在降薪。比如互联网行业:

素来以高收入闻名遐迩的大金融领域,银行业在降薪:

保险业在降薪:

券商也在降薪:

还有医疗系统,降薪已经开始很久了:

综上,神州经济基本上已经处于通缩区间,这是毫无异议的。40年前发生在日本的剧情,看上去似乎正在神州重演。

 

THREE.中国版QE早已开启

 

如何解决通缩问题?

不少人想到的都是量化宽松——印钞解千愁,财迷的VIP群群友Self-control就笑曰:“通缩是短暂的,通胀是永恒的”。所以,现在的市场各方一直对“中国版QE”翘首以盼,最近财迷曾遇到好几个读者来问:会不会有大放水?然后房价再涨一波?可见市场一直对央行大放水抱有很大的期望。估计在社科院人脉甚广的刘国师或许是也嗅到了市场的风向,所以才跳出来写小作文。毕竟此君平常也不像是任泽平那样喜欢出风头,到处摇旗呐喊,各种呱噪。

但是,财迷还要强调的是,神州特色版本的QE早已开启,具体请见下列数据:

第一,按下图走势, 2024年3月份,神州的广义货币(M2)很大概率会超过300万亿(图看不清请放大并横屏,下同):

第二:2019年末神州M2接近200万亿,2023年末,神州M2接近300万亿,相当于4年多印了50%钞票(图看不清请放大并横屏,下同):

第三,2024年2月末,神州印出来的的钞票差不多等于米帝和日本印出来的钞票的总和:

以上意味着神马呢?意味着:如果米国人或者日本人愿意卖掉他们的资产,神州的资金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整个日本。

与此同时,神州的GDP只有美国的7成,不到日美相加的六成:

第四, GDP的上升曲线类似一个斜线,M2的上升曲线则非常类似指数曲线。这意味着GDP的增加是线性的,M2的上升是一个指数曲线(图看不清请放大并横屏,下同):

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说,神州其实早已开启QE。这个QE持续长达十余年,总量高达300万亿。相关资金甚至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外加整个日本。但是这300万亿资金似乎既没有进入民间,也没有进入股市,所以大家感觉不到。

 

FOUR.300万亿M2究竟去了哪里?

 

大哉问来了:天量货币究竟去了哪里?为何大家感受不到?

对此,有几个可能的解释

第一个解释是:专项债。

过去4年,每年都发行了超过3.5万亿的专项债,而这些专项债进入市场后,根据乘数效应,即使保守地按3倍的乘数效应,也意味着每年10万亿的M2。如此一来,专项债的体量,4年保守估计可达40万亿(实际有可能超过50万亿,也就是最近4年来一半的印钞量):

而大量资金通过“专项债”,流向了特定的基建项目:

当然,这笔钱是被用来修工程,还债,抑或是发工资,其实不得而知。

第二个解释是:钱到了一小撮“精英”手里,并被存了起来。

上面确实在大量印钱,但这些钱也确实全部被存到银行。各位可以看下图,神州的居民存款(蓝线)越来愈高,最近达到了142.7万亿(图看不清请放大并横屏看高清大图,下同):

但是,这些钱似乎并没有流到普通人手上,不然,以广大种下层人民的情况,绝对不至于不愿意花钱。毕竟很多人还要还房贷来着。

就财迷推测,大部分的钱很可能流入到一小撮“精英群体”的手上。这些人往往不做普通消费,所以这些钱没有流入市场并打通内循环。不然,我们很难解释下面这个各国奢侈品消费数据——预期神州人2025年会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费群体:

而神州将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销售区域:

总之,上面确实印了不少钱。但有很多钱发下来相当一部分通过专项债去了地方衙门,被用来借新还旧或者发工资了。另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精英”的手里,被存起来,或者买奢侈品了。以上两部分或许有重叠(比如很多“精英”是靠专项债赚钱)。

 

FIVE.总结和我等草民的对策

 

行文至此,我们就可以做个总结:

上周末一篇小作文就引得市场如同贾宝玉一样“幻游太虚境”,意淫不止,再次高潮。这说明天下苦通缩久矣,一直对“中国式QE”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然而,神州其实早已开启了“QE”,如今的M2已经高达300万亿,理论上可以买下整个米帝+日本。

不过,如此大剂量的“市场快乐水”狂暴轰入市场,市场却不为所动,甚至还问“射了没有”——这说明现在的通缩,已经不是货币政策能解决。现在的神州经济的主要问题,很可能是货币政策已经半失灵的问题。说得更深一点,很可能是分配的问题。精英们涝死,大A市场和草民们旱死。

就此,有诗云:

春末通缩似火烧,大A禾稻半枯焦。

股民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总结完毕,再来谈几个判断:

判断一:投资端通胀,消费端通缩,仍然会继续。

涓滴效应之下,国内大循环能实现的概率很小:

第二,天量货币真要进入民间,或又是苍生一劫。

期望央行放水,或者MMT来帮广大草民还债,那是不现实的。因为:

a)赢家永远是最先借到钱,最早开始加杠杆的人。草民不一定能搞到钱,到时候利率再上涨一下,那就真的可能要命。

b)MMT高多了,金元券时代重现不是梦——广大草民早上可以买一头牛,晚上就只能买一盒火柴,其后果不是央行的技术官僚可以承担的。

第三,先通缩,后通胀,在理论上有利于镰刀进场收割。

通缩时代来临后,大量当初加杠杆的人现金流/杠杆断裂,这个时候就不得不忍痛割肉,甩卖优质资产。

当初王健林把非常赚钱的文旅项目打包卖给孙宏斌,就是一个例子。后来万科被深国投控股,也是一个例子。

就财迷了解,现在不少民间企业或多或少都被当地衙门的桩脚“入股”,其实这就算是收割的开始。等入股完成,再来一波通胀,正好可以变现。这就是“一个萝卜两头切,两头都是他得”。

判断结束,辣么,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主要有如下几点:

1)作为草民,你必须判定现在是通胀还是通缩。判定对了,你就可以收割别人,判定错了,你就会被别人收割。

如果你认为是通胀,那就需要持有大量资产,少量现金。

在神州,所谓的资产,主要就是“重资产”——包括了房产,股票或者生产线这些东西。

当通胀的时候,钱不值钱,资产就显得相对值钱得多。房价被不断推高,茅台和宁德时代被热捧,都是因为钱不值钱。持有资产,才能跑赢通胀——这是过去二十多年来神州不少人发家致富的诀窍。很多人为此不惜去贷款/借钱,各种加杠杆。

如果你认为现在是通缩,那就需要持有少量现金,大量资产。

现金可以是人仔现金,还可以是其他国家货币,比如美元/日元。

通缩来临,所有的资产价格都会降低。同时企业由于无利可图,会进一步降薪和裁员。资产价格降低和降薪裁员会导致很多人无力负担债务或者希望变现。于是市场就会出现恐慌性出逃,以及资产价格的超卖。这个时候你拿着现金就可以打骨折的价格买到优质资产。

这个情况在美联储加息期间已经出现过一次——美联储加息期间,纳斯达克指数跌了1/3,像是英伟达这样的股票,一度跌到118美金。彼时彼刻,如果买入这些优质资产,等到市场回暖的时候,将会大赚一笔。

2)即使有QE,最后很可能还是会回归于通缩。

假如真的有QE,最大的后果会是神马?

真的有QE,则很可能就是大财政——鉴于居民不花钱,都存钱,那央行帮大家把存的钱拿去买国债,让国家帮大家花钱。

大财政的后果就是继续上项目,或许有一部分项目是大家都需要的。但由于过去十几年已经把可能赚钱的项目都做了。新增加的项目投资回报比会低得可怜。到时候各地又会出现爱你荆州关公像,独山水司楼,苏州大裤衩那样的奇观建筑。

这样的QE,只会带来更大的债务黑洞和更庞大的“精英群体”,一旦QE终止,通缩仍然不可避免。

所以,该如何做,相信列位聪明的看官已不需要财迷多言。

 

最后,斗胆再多说两句。一两年前,财迷就多次发文建议:给底层百姓按身份证每人发几千文真金白银,以帮助市场提升信心。但这个时机似乎已经错过了。说实话,现在即使真的在给每个人发几千蚊,都不一定能挽救草民的信心。因为相对于房价下跌和人力资源价格下跌,几千蚊只是杯水车薪——时间越往后,为挽救市场信心需要付出的就越多,希望政策制定者能明察。

言尽于此。

 

最后,喜欢财迷文章,想了解更多?请在微信里关注公号“JLTCM2016”,或长按扫描下列二维码:

同时,为防止失联,还请关注公号:“九龙塘月兑之家”作为备份。此号将在未来每月推出一篇有趣的润(yi)学(min)视频,同时也会把一些原创文章发这里:

各位还可以在微博、知乎、雪球、推特中关注ID:“九龙塘右眼财迷”。财迷会在这些平台同步发文。

各位也可以在B站(境内)和油管(海外)关注财迷的视频号:九龙塘右眼财迷。财迷暂定会每月发布一期视频。

各位想要了解财迷自己的投资动向(我会把个人投资记录经过处理后发到朋友圈)或者问财迷各种问题,请加财迷微信CMXHHK20(这个号也是用来防止失联的)。同时,财迷也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即时的经济信息(已经加过财迷旧微信号的读者请勿再加,新号旧号内容都一样,否则会被拉黑)。财迷文三俗内容多,各位想要了解财迷分享的往期被删文章,可以从公号下“鼓瑟吹笙”一栏进入财迷QQ群观看。

财迷‖这个游戏究竟谁在赢?解读1-5月15万亿资金的流向、后果和对策

点此链接阅读体验更佳:财迷‖这个游戏究竟谁在赢?解读1-5月15万亿资金的流向、后果和对策

 

著名梗图镇楼

闲话休提,直捣黄龙。

2019年底,中国的M2是198.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

2020年底,中国的M2正式突破200万亿元大关,一年增加了20万亿元,达到了218.68万亿元,同比增加10.1%。

2021年底,中国的M2是238.29万亿元,一年增加了将近20万亿元,同比增加9.0%。

2022年底,中国的M2是266.43万亿元,一年增加了28万亿元,同比增加11.8%。

疫情三年,神州M2一共增加68万亿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大约是48571元。

但奇怪的是,这三年68万亿人仔(接近10万亿美刀)的天量资金不计成本地砸下去之后,大家都以为“大力出奇迹”——疫情放开后经济会迅猛恢复。结果,今年初整体经济看似要勃起,五一之后很快又“举而不坚”,疲软下来,以至于各大平台至今未能公布6.18的销售数据。

用经济学术语讲,此乃已经遭“流动性陷阱”。

辣么,这68万亿的天量资金究竟流到了哪里?为什么68万亿天量资金砸下去,却像是流进了资金黑洞?

这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一篇文章是讲不透的。财迷不揣冒昧,试图通过分析2023年1-5月所新增的15.6万亿M2(广义货币)之流向,来帮助列位看官管窥疫情期间68万亿资金的流向,并顺便回答如下之问题:(印钞)这个游戏到底谁在赢?

粤开宏观的报告显示:“今年1-5月(2023年1-5月),M2总量新增15.62万亿元。截至5月底,其中的0.01万亿元成为了流通中现金,9.26万亿元成为了居民存款,0.35和4.17万亿元分别成为了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还有1.83万亿元成为了包括非银存款在内的其他存款。”

具体见下图:

这听着很不错的样子,似乎9万亿资源都流到了草民手上,并被大家存进了银行。

但是且慢——就财迷的了解,神州各地并没有出现给大家发钱的行为。而最近一段时间,大家的收入即使没有减少,也至少没有增加。那么,这15.6万亿究竟去哪里了?

我们可以看看粤开宏观的研究员对这15.6万亿M2来源的进一步分析。因为只有知道了来源,才会知道这15.6万亿广义货币的真正流向:

来源一:政府发债和央行上交结存利润。

其中包括:

a)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为应对显著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债券发行速度明显加快。见下图,最近一段时间同比上涨了11%-23%,比得上疫情之初的高峰期。

具体起来,最近几年,每年发行的债券都在7万亿以上,是疫情前接近两倍:

而2023年1-5月,债券已经发行35378.76亿,目测今年债券发行也会在7-8万亿之间:

b)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解释一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虽然特殊,但也有收入,大致包括利息收入,即金融机构再贷款利息收入、再贴现利息收入等;业务收入,即外汇储备经营收益、金银业务收入、证券买卖收益等;以及其他收入。

据界面新闻报道: “人民银行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不会增加税收或经济主体负担,也不是财政赤字。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不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

这里一个有趣的点是,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美联储净利润达888亿美元,较2019年增加333亿美元;向美国财政部上缴利润885亿美元,较2019年增加336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联储这个全球第一大央行,净利润也才5000多亿人仔。而神州央行靠着3.2万亿美金的外汇储备,居然能上交1.13万亿人仔,也就是1600亿美金,可见神州央行盈利能力是美联储近两倍,比美联储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牛就一个字。

只有一件事,财迷有点好奇: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金额8670.6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732.7亿美元。降幅达到16.7%。即使我们按神州持有的国债有1万亿来算。按照现在米帝国债的利率(5.25%),万亿国债也仅有500亿左右纯利润——所以,央行一定是非常善于经营,才利用外汇储备获得了上万亿人仔(1600亿美金)利润。

以上扯远了,各位只需要知道:上半年这15.6万亿新增货币中,有3.5万亿是新发行的政府债券,有1.3万亿由央行上交,就行了。

来源二:银行系统让利

商业银行是营利性组织,当银行盈利增加,未分红的那部分资金将积存于银行内部、退出社会流通,也就是回笼货币,从而减少M2。相应地,若银行将本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利润拿出来,为居民和企业减轻债务负担,就会投放货币,从而增加M2。具体见下图:

来源三:金融加杠杆

在货币宽松、债券牛市的背景下,券商自营、基金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加杠杆投机的冲动,它们通过同业拆借、债券回购等方式向银行借入资金,形成非银存款,从而增加M2。

2022年四季度,曾出现过短暂的金融去杠杆。当时债券市场大幅调整,导致理财产品净值回落甚至破净,继而引发理财产品赎回潮,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债市压力,最终形成负向循环。非银金融机构不得不降杠杆,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同比大幅下降。随着债市和理财市场企稳,2023年非银金融机构重新加杠杆。具体见下图:

来源四:理财资金回流银行存款

有些理财产品的资金在银行表外,因而不被纳入M2统计,当居民和企业赎回这部分理财产品,将资金转为银行存款,会增加M2的数值。

随着理财产品打破刚兑,以及理财收益率与存款利率的利差趋于收窄,居民和企业的理财资金逐渐回流至银行存款。2022年,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减少了1.35万亿元;此外,据央行披露,2023年一季度末,资管产品直接汇总的资产合计94.7万亿元,较年初减少1.6万亿元。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各种来源对M2增长的贡献:

根据上图,这15.6万亿新增M2,包括但不限于:3.5万亿的债券,1.1万亿的央行上交利润,1.6万亿的银行理财流失,最多2万亿的银行让利,和至多2万亿金融加杠杆(上图绿线/紫线包括区域不到红线包括区域一半)。

综上,3.5+1.1+1.6+2+2=10.2万亿——也就是说,15.6万亿新增货币中有10.2万亿是以上四大原因而增加的。

辣么,问题就来了:还有5.4万亿的新增货币来自于哪里?

答曰:有可能是货币的乘数效应——但问题在于最近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在萎缩,最近的居民贷款看上去也就2万亿左右:

所以只能解释为企业的贷款不少:

但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0%,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7.6%和47.9%,比上月下降1.6和1.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而且是连续两月下降——这也就是说,钱都被央企国企(大企业)贷过去了,小企业拿到的并不多。

以上是接下来推理的数据基础,接下来的才是重点。

粤开证券研究员称:“导致当前经济和通胀低迷的真正原因,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并举出了相应的例子:

在上述两个情景中,货币总量一直是100元,但是为什么情景二中的GDP却出现了下降?因为情景二中B把赚到的钱直接存了起来,而不是像情景一中那样拿去消费,并导致C失去了收入。两种情境中,货币流通次数分别是2次和1次,而这导致了同样是100元的货币总量,GDP却分别增加200元和100元。

由此,粤开证券研究员推论道:“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同样的问题,居民的消费、购房以及企业的投资意愿低迷,尽管货币总量增加,但货币更倾向于被储存起来,而不是被用于交易流通,于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最终导致经济和通胀的低迷。”

粤开证券研究员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因此,除了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向经济注入更多货币以外,更重要的是提振居民和企业的信心与消费投资意愿,让货币都流通起来,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了,经济也就起来了,就业、收入以及民众的幸福感也都会随之上升。”

对于粤开证券研究员的解决方案,财迷只能苦笑——看对了病,但却开错了药。

前面数据都很清楚:这15.6万亿新增M2中,有3.5万亿是政府和企业债券,1.1万亿的央行上交利润(这笔钱显然变成了财政拨款),以及2万亿的银行让利(这笔钱部分流向居民,部分流向企业,我们姑且认为一半一半)和2万亿金融加杠杆(这笔钱很明显不会流到普通人手里)。另外还有好几万亿的企业贷款。而流向居民的,仅仅只有1.6万亿的银行理财产品流失,2万亿左右的居民贷款,以及1万亿的银行让利。

所以,15.6万亿的新增M2里面,属于居民的钱也就4.6万亿,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房贷——居民就是想花钱,也没钱可以花。另外有11万亿,都是各级地方政府债券,财政拨款,以及企业贷款(主要是国企央企)。

粤开证券研究员说要“提振居民和企业的信心与消费投资意愿”,让货币都流通起来,那也得让钱流到广大草民和中小企业的手中,才行吧?

所以,粤开证券的研究员不知道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还是过于江湖,过于世故——不管如何,这庸医的名头恐怕是跑不了。

于是,我们有如下结论:

1)2023年1-5月,神州新增的15.6万亿广义货币(M2)中,真正流向居民的,只有4.6万亿。

2)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推论,9.26万亿元的居民存款中,绝大部分都不是普通“居民”的存款。只是有人借了我们“居民”的名头存钱——毕竟,即使老百姓把那4.6万亿都存进银行,也就9.26万亿的一半。

3)大家千万别怪罪是我等草民不消费,草民现在手里是真没钱。不愿意花钱的,不是我等草民,也不是广大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而是另有其人。

4)今年1-5月这15.6万亿流向既然已然清晰,疫情三年那68万亿的流向,想必各位聪明的看官也可以举一反三了罢?

现在,我们就可以来回答刚开头的问题:从2023年1月到2023年5月,印钞这个游戏究竟谁在赢?

答曰:你我草民显然没赢,因为即使是名义上流向居民的资金和贷款(4.6万亿),也只占了15.6万亿的不到1/3。

神州经济也没赢,因为只有10来亿的普通居民的消费增加,内需才会真的起来,并进入良性经济循环。

真正赢的人是谁?相信各位聪明的看官已经有了答案。

财迷这里再讲几点事实:

1)神州国内市场已经是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

且在未来会贡献全球奢侈品市场6成的增长份额:

2)从2023年初开始,M1(流通现金+单位活期存款)增速就要低于M2(M1+活期及定期存款+券商保证金),这被叫做“剪刀差”,明显表明普通居民存钱多,花钱少。

而如果这种“草民想花钱却没钱,各路“大佬”和“富豪”有钱却不愿花钱的情况继续存在,这个剪刀差也将一直持续。

3)讲一个笑话,既然神州人号称“基建狂魔”,产能如此充沛,那神州房价应该很便宜吧?

4)雅戈尔当年做衬衫积累了第一桶金之后,囤了非常多的地,之后每年年报的主要收入都是来源于卖了几套房。与之类似的还有海马汽车,远看是造车的,近看是做二手房交易的:

但我们也不能怪雅戈尔或者海马汽车,毕竟,老百姓都忙着还房贷,没多少钱用来更新自己的旧车。所以,这些公司如果不跟着炒房,早就破产倒闭,“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

5)大量资金未能流向普通居民这件事,影响不仅仅是经济,还有世道人心。

2015年,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库存,如果在那个时候就开始限制房地产发展,防止人才和资金流入房地产,吸干实业。则何至于有今日之局面?

然鹅,2015年的各地衙门大搞“去库存”,“转杠杆”,外加万达、恒大、融创、碧桂园等大型房企“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将百姓的六个钱包基本都掏空。

2015年之前,啃老是被鄙视的,大家都还想着劳动致富。

2015年之后,看着一大堆拆迁户和炒房客轻易赚到别人一倍子都赚不到的钱。看到北上广深的本地普通家庭孩子都不用上班,随便卖一套老破小就是3-4百万,抵得上内地很多家庭一辈子的收入。不少年青人开始破防,开始崩溃。

啃老变得理所当然。

见到马云喊爸爸变得理所当然。

见到王撕葱就“坐地排卵”也变得理所当然。

即使在渔村这样的社会,也没有像是神州那样“一切向钱看”,很多人还会关心一下心灵建设或者公共事务。

当然,那时候也是撕葱爸最风光的时候:公开宣布小目标是一个亿,公然宣称“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所有的风清气正,公序良俗都被房价带来的暴富摧毁。

下面这个7年前的段子说明了一切:

这都还不算,大部分实体企业被打压得很厉害:

a)大部分人才都不愿意呆在制造业拿几千元死工资,宁可削尖脑袋去地产业,做地产中介——毕竟,那几年地产中介一年赚几十万是稀松平常,我甚至遇到过一年赚上千万的美女中介。

b)随之而来的还有租金上涨,人工上涨,制造业企业运营成本大增,抗风险能力下降,稍有运营不利,瞬间就会被各种开销压死。

所以,最近大量小微企业老板的心态已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此问题不解决,通缩不但会如期而至,且会持续很多年。

6)(此处有删节)

7) 哪些省份最容易先放烟花?最容易出现大范围降薪和福利减少?下图中借新还旧占比较高这些,比如江苏、云南、广西、辽宁、陕西、山西、黑龙江:

所以,在这些省份的看官还请注意:别轻易借钱,多留现金,好好锻炼身体,等十来年后的下一次起飞。

 

言尽于此。

 

参考文献:

罗志恒、马家进(2023). 广义货币M2高增与经济和通胀低迷并存的原因.粤开宏观.2023年6月20日

界面新闻(2023) 央行:今年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超1万亿元,界面快报 , 2022年3月8日,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185106.html

 

PS:此文有部分内容无法发在这里,对此财迷只能说抱歉。各位如果想要看未删节版文章,请点击此文链接并拉到最后加财迷VIP群:《财迷‖一文讲透近期全球投资环境:负利率时代,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挣钱?

 

最后,喜欢财迷文章,想了解更多?请在微信里关注公号“JLTCM2016”,或扫描下列二维码:

同时,为防失联,还请关注公号:“九龙塘月兑之家”作为备份。此号将在未来每月推出一篇有趣的润(yi)学(min)视频,同时财迷也会将一些原创文首发在这里:

各位还可以在微博、知乎、雪球、推特中关注ID:“九龙塘右眼财迷”。财迷会在这些平台同步发文。

各位也可以在B站(境内)和油管(海外)关注财迷的视频号:九龙塘右眼财迷。财迷暂定会每月发布一期视频。

各位想要了解财迷自己的投资动向(我会把个人投资记录经过处理后发到朋友圈)或者问财迷各种问题,请加财迷微信CMXHHK20(这个号也是用来防止失联的)。同时,财迷也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即时的经济信息(已经加过财迷旧微信号的读者请勿再加,新号旧号内容都一样,否则会被拉黑)。财迷文三俗内容多,各位想要了解财迷分享的往期被删文章,可以从公号下“鼓瑟吹笙”一栏进入财迷QQ群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