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六郡良家子与十字军:从大历史角度论述青年如何在内卷社会寻找出路

点此链接阅读体验更佳:财迷‖六郡良家子与十字军:从大历史角度论述青年如何在内卷社会寻找出路

 

关于“内卷”(Involution)之定义,财迷早就谈过:1963 年,米帝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出了本经典人类学书籍,名叫《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在此书中,格尔茨直接借鉴了自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对内卷给出了定义:a)“内卷化”概念是指一个系统在外部扩张受到约束的条件下内部的精细化发展过程。b) 这一劳动力持续投入的过程, 并不意味着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

而黄宗智在1985年出了一本书叫《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其中提到以华北农民为代表的神州小农经济劳动力过多,土地又有限,形成“过密化增长”。黄宗智还特别指出单个劳动力的产出已经出现了边际生产率递减的情况——也就是说投入到土地中的人越多,平均每个人就越穷——黄宗智把这个现象叫做“内卷”。

受黄宗智的影响,如今神州社会所谈论的“内卷”通常是指个人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收入和福利却越来越差。或者是指稀缺资源(比如优质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大家需要不断地击穿底线,才能争取一些前人不需费力就可以获得的资源。

这意味着,如今神州人所谈论的“内卷”要比格尔茨和黄宗智谈论的“内卷”似乎确凿更残酷一点由于边际生产率随着劳动力增加而递减,新增劳动力会为了存量资源而展开毫无底线的竞争,以至于有点“存量残杀”或者说“马尔萨斯陷阱”的味道。

辣么,综观寰球历史,是否也出现过这类情况?当时的青年又是如何突破内卷的?

财迷这就为大家做个回顾。

汉承秦制,而秦制的“优越性”就是通过郡县制和“编户齐民”,将吸血管道直接通到最基层,不把屁民的最后一滴血汗榨干来供养战争机器,誓不罢休。当然,高祖和文/景帝时期,这一倾向还不明显。到了刘彻上位,为了征服匈奴,直接制造了一个人为的内卷社会。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要和匈奴打仗,就需要消耗天量资源,在将汉初休养生息70年的财富花光之后,刘彻开始打起富商的主意。朝廷首先将对商人的财产税提高了五倍,这被称为“算緡”。同时,朝廷又针对商人的隐匿财产开始鼓励“告缗”——发动天下平民告发偷税者,奖励额最高达到税额的一半。

既然肉食者发话,基层桩脚和抓手就“落实领导指示不过夜”,“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史载,算緡和告缗“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该行动还没收大量私有土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中等以上商人大都因此破产。算緡和告缗等一系列行为,直接导致“商者少,物贵”,引发物资匮乏和社会动荡。最后,刘彻不得不停止此次行动。

然鹅,即使是这样的内卷社会中,也有一群青年混得非常好,那就是 “六郡良家子”。

所谓“六郡良家子”,是指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地汉人有产之民的子弟。这些人与“幽并游侠儿”(华北平原北部和山西的自耕农家庭)一起名噪一时。和卫青、霍去病一起出征匈奴的名将李广、公孙贺、公孙敖、赵充国皆为“六郡良家子”出身。

上图: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主要分布在凉州和朔方。

按照拉铁摩尔的“边缘民族”理论,“六郡良家子”和“幽并游侠儿”都属于汉帝国与匈奴边境交接地区野蛮化的文明人——由于边地多战乱,这群人武德充沛,具有合作意识,而且大都老(rong)实(yi)憨(shou)厚(mai),是继承“编户齐民”秦制的汉帝国中不可多得的优质兵源。

所以在“千村万落生荆杞”的汉武帝执政后期,这群人“风景这边独好”——汉武帝不惜让财政破产,也要将大量资金用来对“六郡良家子”进行爱的供养。此种待遇,只有后来的关宁铁骑才能拥有。

然鹅,当吃尽了红利,又在宦官/外戚的倾轧之下经常吃亏之后,精英青年也会翻脸不认人——汉末三国时期,“六郡良家子”变成了董卓手下的骄兵悍将。正是这群人将汉帝国首都洛阳烧成了一片白地,盗掘了不少大汉皇室的坟墓,还和吕布率领的并州勇士以及刘备麾下的幽燕游侠们一起参与了逐鹿中原的游戏——爱的供养换来了刘家人的挫骨扬灰,估计这是刘彻做梦也想不到的。

所以,到了宋明及以后,见识过了“六郡良家子”和“幽并游侠儿”威力的帝王们,宁可用太监/文官监军,“错杀”杨家将和毛文龙/袁崇焕,也要坚决防止董卓/吕布以及“河北强藩”的崛起,至于积贫积弱,冗兵冗员,高度内卷,哪都不是个事。其后果就是汉民族武德衰微,一派降虏气象,屡次被异族入主中原。

在此种环境下,想要突破内卷的精英青年,又摇身一变,从“六郡良家子”变成了头悬梁锥刺股,参加八股科举的士人——在战前可以手持尚方宝剑,替帝王们监督武将,胜则邀功,败则推诿。在战后又可以学洪承畴/钱谦益,来个“比巴喇赵靖忠”或者“水太冷”,成功“上岸”:

所以,各位可以看到:在历史上,为了突破内卷,找到出路,神州的“精英青年”一直都是“精致利己”的,总能让自己处于有利的生态位。唯一的问题是由于帝王的猜忌,不得不从武德充沛的“六郡良家子”和“幽并游侠儿”变为东林党或者范进一样的腐儒,动不动就要被脱下裤子“廷杖”,受一些屈辱。

至于广大普通神州青年,那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早已被忘记并埋没于荒草枯坟之中。

讲完神州青年在历史上的内卷社会中如何寻找出路,我们就可以再审视一下欧洲青年在历史上的内卷社会中如何寻找出路。

中世纪欧洲也曾出现内卷:欧洲贵族众多,所拥有的土地往往有限。为了防止分家导致的贵族家道中落,欧洲实行长男继承制——爵位和不动产不能拆分给其他子女,只能由长子一人继承。没有儿子则由长女继承。次子/私生子都无法继承任何家产,需要自谋生路。家境好一点的家庭可以给次子们少量“年金”,家境差一点的家庭,次子们就只能自己出去揾食。次子们拥有着贵族血统和良好教育,但又没有爵位和土地,直接面对着阶层下滑,地位相当尴尬。

女性也一样,无法继承家产的贵族女性如果没有丰富的嫁妆很难嫁出去,只能选择独身或做修女。当年的王室贵族圈子里,适龄男性贵族总是挤破头皮的去追求那些血统尊贵、出身名门的寡妇。而一些更年轻的小姐因为没有财产,反而无人问津,逐渐变成恨嫁老处女——这个传统一直传到了北美大陆。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青年如何突破内卷?

欧洲有一个好:地理开阔。具体看下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知:欧洲不但本身地势较为平坦,适宜农耕放牧,且可以通过欧亚大草原连接中亚文明(斯基泰/波斯),通过小亚细亚连接中东文明(巴比伦)和印度文明,通过地中海连接北非文明(埃及/迦太基)——简而言之,能连接通过畅通的水陆运输连接古代主要的文明体系。

地理上的开阔和连接,使得欧洲文明体系相对于偏居一隅的神州更加多元,这让青年们也有了更多渠道突破内卷。

首先,欧洲社会生活中,宗教生活占了较大比重。这让青年们可以借此渠道获取资源,突破内卷。

欧洲中世纪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大量教会。这些教会由当地人供养,有的教会还有自己的产业。尤其罗马教廷控制的天主教地区,教会已经阶层分明的庞大组织,罗马教廷也借着这个庞大组织占有着大量优质资源。甚至可以罢黜国王,掀起圣战。

所以,不少次子会选择去做教士,从修士到教区神父一步步升上去,干得好的,可以做大主教、红衣主教甚至教皇——这正是《红与黑》里面的于连所期待的生活:

以英国中世纪为背景的美剧《权力的游戏》里面山姆从打杂工到大学士的晋升,也反映了这一上升途径。

欧洲青年突破内卷的另一条出路是做骑士。

首先,地理上的开阔和连接,导致欧洲很难出现大一统社会,即使强如罗马,打遍欧洲无敌手,将地中海周边完全统一,形成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仍然对来自东方的波斯骑兵心存忌惮。到了后期,面对此起彼伏的蛮族,罗马帝国也终于支撑不住,轰然倒下。

上图:满足对罗马帝国的入侵路线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点是:罗马帝国虽然倒下,但也已经延续超过400(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而收缩后的东罗马帝国则直接又延续了一千年(395年—1453年)。还不要提罗马帝国的前身罗马共和国本身就存续了500多年(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

而与之相比,西汉也就存续了不到200年(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东汉同样(25年-220年)。而后来的历代王朝,基本不到三百年就会内爆,然后来一次改朝换代——偏居一隅的大一统帝国居然比处于四站之地的大一统帝国短命,其中关节,值得我们深思。

以上扯远了,回过头来继续讲欧洲青年通过做骑士摆脱内卷这件事。正因为欧洲是四战之地,欧洲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武德充沛的“战士”,而由于中世纪骑兵战斗力太强(玩过《骑马与砍杀》的都懂),所以欧洲人特别重视培养骑士。如此,拿不到继承权的次子们就把培养武德,做骑士/佣兵为君主征战四方,当成了一个晋身渠道。一些贵族次子还会尝试参与十字军东征这样的冒险计划,到异教徒的东方去打下一块地盘,成为新的领主,这在电影《天国王朝》中就有所反应:

上图:《天国王朝》男主之父是贵族次子,因为没有继承权而参加十字军,因为屡立战功,在耶路沙冷王国被封为男爵。

有趣的是,由于欧洲国家林立,教派众多,所以无论是教士这个青年的上升通道,还是骑士这个上升通道,几乎从未中断——虽然权威遭到了马丁路德改革的巨大打击,但罗马教廷至今仍然存在。而即使是君主集权最厉害的法国,仍然以骑士贵族闻名于世。直到王国崩溃前的18世纪初,法国也从未建立起类似神州那样可以制衡武将,甚至将武将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有效的文官系统。

实际上,罗马帝国末年(5世纪)到十字军东征前的欧洲内卷化已经是欧洲内卷最严重时刻。时间越往后推移,欧洲青年的出路就越多,内卷程度也就越轻。尤其是当文艺复兴(Renaissance,14-16世纪)和地理大发现(Age of Discovery,15-16世纪)开始之后。除了做教士和当骑士,青年人又有了两条新的出路——做艺术家以及航海家。

艺术家包括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但丁和马基雅维利这样的雕塑家/画家/诗人/政论家,这批人出现,是因为意大利半岛上哪些商业共和国的大佬们积累了一定财富,生活越来越讲究,需要相应的文化人来帮他们讲究。

航海家则没有那么高尚,主要就是一群冒险家和水手试图通过海上贸易获得高额利润——干这行风险确实大,但也确实赚钱。由于没有陆上交易路线可以少交很多关税,且船运可以运送更多货物,所以航海贸易的利润异常丰厚。据澳大利亚学者安东尼·瑞德所撰写的《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年》所提供的数据,在1450-1680年的贸易繁荣期,全球商道上的任何一个环节转手之间利润都可以高于100%,且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上图:大航海时代的全球航线,图看不清可点击放大并横屏,下同

比如,用 500 西班牙银币(雷亚尔)在马六甲购买的货物,在马鲁古就足够购买1巴哈尔的丁香,回到马六甲就可以卖到 9到12葡萄牙银币,利润为7到10 倍。

另外,从事航海贸易,不仅利润高,而且获利者众多,据安东尼·瑞德讲,各个航线上的船长和船员,为航行预支资金的资本家,马六甲、特尔纳特、爪哇、巴厘或松巴哇港口的君王或港口官员,还有贩卖粮食和布匹的商人,都可以从中大赚一笔。

无论是印度棉布,美洲和日本德白银,中国德铜钱、丝绸、瓷器,中南半岛的蔗糖,还是东南亚胡椒、香料、香木、树脂、虫胶、瑁、珍珠、鹿皮,都非常赚钱,每航行一程,产品价格就增加一些,航行越远,利润越高。

也正因如此,欧洲青年摆脱内卷的渠道就多了一条摆脱内卷的渠道。不少西班牙/葡萄牙/河南/英国/法国等欧洲沿海国家,都有大量精英青年出海冒险。这也间接催生《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名著出现:

上图:《鲁滨逊漂流记》插图

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开启,欧洲人的财富积累逐渐增多,技术积累也不断进步,于是乎想要突破内卷的青年们又有了新的出路:金融从业者和发明家。

1602年,所有荷兰的利益集团都并入一个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全权经营好望角以东的贸易。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世界上利息最低、效率最高的金融市场。荷兰东印度公司创建伊始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法人机构,资本达 650 万荷兰盾之巨,实力雄厚,前所未有。在最初的前三年里,荷兰东印度公司每年能够向亚洲派出 12 艘以上的商船,在后来的一个世纪中,每年也很少少于6 艘船4000人。

在 17 世纪 20 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平均有 117 艘船可供差遣,30 年代增至148艘,到了17世纪 60 年代时则达到高峰,多至 257 艘(Romano 1978:203)。

这种新型的经济集权对东南亚造成了最大的冲击,荷兰人(以及英国人、丹麦人、法国人)致力于经营东南亚胡椒和香料贸易,而使葡萄牙人在印度西海岸的势力中心相形失色。

而这种新的经济集权,实际上与荷兰人建设起最早的证券交易所密不可分——荷兰东印度公司利用债券和股票这一金融创新,成功地分摊了风险,且建立起了一个让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甚至英国人和丹麦人都难以匹敌的舰队。并从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而在此期间,最初的一批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和金融从业者出现了。

上图: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创立于荷兰帝国时代的1602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

随后的故事,财迷已经讲过多次——从荷兰跑到英国去的威廉执政将荷兰那一套搬到了英国,直接促进了英国央行和英国国债的出现,然后间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无论是瓦特还是爱迪生,新时代的青年们背后有大量资本在做投资,靠着发明专利就能肥的流油。

上图:神州家喻户晓的发明了电灯泡的爱迪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爱迪生靠着发明变得非常富有,百年老店GE(通用)就是爱迪生创立的。

从那时起,青年发明家就成了现代的航海家——虽然搞发明风险巨大,但回报也异常巨大。这从盖茨发明WINDOWS结果成为世界首富,乔布斯发明智能机让苹果成为全球市值第一大公司,马斯克发明特斯拉和STARSHIP,成为财迷也会买他股票的大佬,就可以窥见一斑。

行文至此,我们就可以进行总结和推论

1)在宋明以先,神州精英青年们擅长于在财政走上坡路之时成为“六郡良家子”或“幽并游侠儿”,在财政走下坡路时成为董卓/吕布。在宋明以后,这些精英青年就只能在八股腐儒和洪承畴/钱谦益之间反复横跳。

诸君当然可以认为他们是持续数千年的“精致利己”,然而,面对汉武帝的人造内卷和宋明之后包括东西厂和军机处在内的各种精妙的“制衡监督体系”,面对几百年就会来一次的王朝“内爆”,各位又怎能对这些神州青年的德性有太高期望?

2)由于处于四战之地,和欧亚文明均有交流通道,欧洲青年们即使在最内卷的罗马帝国晚期和中世纪,也起码有骑士和教士两条突破内卷的通道。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开始之后,又有了艺术家和航海家,金融从业者和发明家这样的新的渠道突破内卷。如此之大环境下,青年们只需要足够勇敢,足够有创造力就可以获得高额回报。

随着财富积累和技术进步,正如80年代的英美国家老百姓的日子比南斯拉夫的正处级干部还过的好一样,19世纪的英国普通百姓虽然无法做到妻妾成群,前呼后拥,但小日子可能比同时期东欧容克贵族和突厥巴依老爷都更好——起码他们可以穿印度棉布,喝东方茶叶和使用东南亚香料,而容克贵族和巴依老爷只能啃猪蹄和喝羊奶。

3)青年们要想突破内卷,最好去那些处在边缘地带和交通要冲的多元化社区,这类社区往往会给年轻人更多机会。比如罗马帝国覆灭时的威尼斯,或者文艺复兴时期的热那亚或弗洛伦萨,又或者地理大发现时代里斯本、阿姆斯特丹或者及伦敦。

看官或曰:只能呆在神州,那怎么办?

窃以为那也好说,那就去深圳、上海、佛山、昆山、宁波这样的开放性城市,或者来渔村和澳门,避免去东北和西北那种干啥都能感受到有型之手的地方。

这背后原因,是因为这些社区更包容,对金钱也持有更开放的态度。某位诺奖获得者说过:“金钱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自由工具之一。只有金钱才会向穷人开放,而权力永远不会。愿意放弃自由来换得保障的人,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保障”——如果不想参与内卷社会中的“存量残杀”,处于交通要冲和边缘地带的多元化社区就是良家子的最好归宿。如果一直活在闭关锁国的地区,比如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或者明清两代的神州。“六郡良家子”也可能会堕落为“寻章摘句老雕虫”的腐儒,即使偶尔有一两个范进,仍然摆脱不了整体被羞辱的大趋势。

4) 富裕的秘诀是自由,自由的秘诀是勇敢。青年人想要突破内卷,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在这方面,很多人可能还需要向互联网远古时代的网红凤姐学习——凤姐起码不怕人笑话:

据观察者网在2015年转的纽约时报中文网采访凤姐的报道,2015年的凤姐日薪就达到了100美元(那时候620人仔,现在高达720人仔),一个月2万人仔左右收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虽然在2015年,神州还没那么内卷,很多人都将上述消息当成笑话看。但是现在神州卷成如此之程度,估计很多人会敬佩凤姐的勇气和远见了罢。

5)除了勇敢之外,神州青年恐怕还需要有足够的创新精神——对于在人造内卷社会习惯了精致利己的神州青年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很稀缺的精神。因为神州社会要求的就是整齐划一,出头鸟会被枪打,而创新要求的就是不拘一格,锋芒毕露。这或许就是为何某岛上2300万人却能出现英伟达黄仁勋和AMD苏丰姿,引领创新大潮,而对岸14亿人却最多出一个马云或者小马哥,搞一点商业模式或者社交模式的革新的原因。

6)斗胆说一句,政策制定者对青年也不能管得太死,需要帮他们寻找出路,或者留下一些模糊地带。比如保留一些地区/社区的文化多元性,并与世界保持持续的连接。否则,即使是“六郡良家子”,生活质量如果每况愈下,也有可能变成董卓手下的骄兵悍将——罗马人能维系千年,靠的不仅仅是几十个军团的庞大武力,更多的还是靠着因地制宜的政策和愿意不断地将新征服地区的人吸纳为罗马公民。

以上,还望上位者明察。

最后,祝神州青年都能一帆风顺,突破内卷。

 

言尽于此。

 

参考文献:

安东尼·瑞德(2010),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年,商务印书馆.2010.

P.布瓦松纳(1985)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5-15世纪), 商务印书馆.1985.

黄宗智(1986). 略论华北近数百年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 9-15.

 

最后,喜欢财迷文章,想了解更多?请在微信里关注公号“JLTCM2016”,或扫描下列二维码:

同时,为防止失联,还请关注公号:“九龙塘月兑之家”作为备份。此号将在未来每月推出一篇有趣的润(yi)学(min)视频,同时也会把一些原创文章发这里:

各位还可以在微博、知乎、雪球、推特中关注ID:“九龙塘右眼财迷”。财迷会在这些平台同步发文。

各位也可以在B站(境内)和油管(海外)关注财迷的视频号:九龙塘右眼财迷。财迷暂定会每月发布一期视频。

各位想要了解财迷自己的投资动向(我会把个人投资记录经过处理后发到朋友圈)或者问财迷各种问题,请加财迷微信CMXHHK20(这个号也是用来防止失联的)。同时,财迷也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即时的经济信息(已经加过财迷旧微信号的读者请勿再加,新号旧号内容都一样,否则会被拉黑)。财迷文三俗内容多,各位想要了解财迷分享的往期被删文章,可以从公号下“鼓瑟吹笙”一栏进入财迷QQ群观看。

Posted in 财经 and tagged , , , , , , ,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