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社会压舱石?高薪养廉银?产业补贴金?土地财政收入下降之后果及对策

点此链接阅读体验更佳:财迷‖社会压舱石?高薪养廉银?产业补贴金?土地财政收入下降之后果及对策

 

最新消息,从广州和深圳开始的“认房不认贷”,已经在一线城市和另外十几个城市全面铺开:

辣么,为什么各地把楼市看得如此紧要,以至于开始大面积铺开认房不认贷?

窃以为这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土地财政收入下滑。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2 年神州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66854 亿元,同比下降 23.3%:

2023年上半年,全国土地财政收入同比又减少了20.9%:

​7月份,神州土地出让金更是下滑了50%,这导致1-7月同比下降26.7%: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国土地财政收入在2022年下降了23%之后,2023年还有可能下降25%——这意味着,仅仅最近这一年半左右时间,土地出让收入就从巅峰时期下滑43%。如果去年以来的哪些土拍都没有找”托”的话,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很可能从八万亿下降到了4.56万亿左右。

​而据远东资信的数据:2021 全年,土地出让收入占神州地方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例高达 41.47%,占地方财政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的比例也有26.42%(图看不清请点击放大并横屏,下同):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何各地衙门里的靓仔们为何急着推广“认房不认贷”的“新红利”,给哪些准备置换住房的房(jiepan)奴(xia)让利,具体可见此文《财迷‖死道友不死贫道?解毒广州/深圳/中山/武汉官宣“认房不认贷”》。

​辣么,问题就来了:这样的下滑究竟会对经济体系造成神马样的影响?我等草民又当如何应对?

​在这里财迷就稍作解毒:

​1)土地财政收入下滑可能会使得“社会压舱石”不稳。

土地财政收入下滑意味着商品房销量下滑,而房地产肩负着类似于米帝国债的责任,为大家提供无风险利润——过去二十多年,房价每年都在上涨,几乎已经和国债一样,可以产生固定收益,大部分人对此都习惯了。而且不少人已经变相将买房当作他们养老/子女教育和结婚的保障。商品房销量下滑,毫无疑问会对房价形成冲击,长此以往,无风险利率估计会趋近于零。

​另外数亿房奴是神州银行的最大和最稳定利润来源,而神州银行的利润又占了A股利润的半壁河山。所以,我们说房地产是社会压舱石,并不过分。而商品房销量下滑,毫无疑问会导致银行利润下降。大A股利润也将由此下降,这多半也会给股市一点小小的楼市震撼。

​2)土地财政下滑可能导致“产业补贴金”下滑。

首先,卖地的钱被用来进行了大量涵盖水/电/路/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一公里维护费300万的公路,也包括贵州哪些高架桥和水司楼。

​其次,土地财政收入还会被用来维护各地的地铁、公交路线、各种博物馆、艺术馆及园林景观等公共设施。

​最后,卖地的钱被用来进行出口退税的补偿,因为很多时候,神州进行外贸,都是亏本的买卖。出口企业,很多时候就指望着靠退税和外汇挣钱。

​而土地财政下滑,意味着高速路/高架桥、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和出口企业都会受到影响。前段时间河南某地公交车停运,兰州让公交车司机自己去贷款给自己发工资,多多少少都与此相关。

​3)土地财政下滑还可能导致“高薪养廉银”减少。

为何全国房地产联网和实名查询系统迟迟无法推出,懂的都懂,不解释,这里只说3点:

​第一,卖地的钱也造就了全球第一大奢侈品市场和股王茅台。

​第二,各地衙门里面的头头脑脑和基层桩脚,正是因为有了卖地的钱滋润,才会对本地企业“高抬贵手”,否则会有不少人去这些厂里面打秋风。

​第三,各种产业升级基金,比如芯片大基金,也都多多少少与卖地收入相关。这些产业基金规模庞大,其中部分支出在财迷看来也有点养廉银的味道。只可惜管理大基金的几条友拿钱不办事,最后终于被直接拿下:

​而养廉银的减少,很可能会导致各地牛鬼蛇神又出来搞搞震,乱收费,乱罚款。比如前段时间火热的广西泊车公司乱收费,就属于此例:

​以上这些影响都还只是表面问题,这里真正的问题是:原有的经济驱动引擎需要换一个新的,但这个新引擎不好找。毕竟,原有经济引擎的形成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巧合。

​自从债市出现之后,推动世界经济体系运转的引擎就是举债,或者换一个说法,就是信用扩张。

这一引擎有两大优点

​第一,以国家信用作保,迅速地扩大生产规模或者救急。

如果没有伦敦债券市场,英国人很难获得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另外,如果没有利息比法国国债低了好几个数量级的英国国债做支撑,威灵顿就无法屡败屡起,并在滑铁卢打败已经称霸欧陆的一代战神拿破仑。

​第二,利用扩大债务规模来推动经济发展。

比如,房奴们自己掏空六个钱包也只有300万,看着800万的房子买不起,但可以从银行贷款500万来买房。这个时候银行就会多发行500万货币。然后房奴们日复一日地劳动,用自己的工价来还这个房贷。还完房贷之后,房奴多了一套房子,央行多发行了500万货币,国家多了500万GDP。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实际上,英美发达国家都是这么玩的——他们鼓励国民借贷,然后通过还债来创造新的GDP。正是因为米帝人收入高,人口基数大,又特别爱刷信用卡(负债),才形成了全球最大市场。在这个市场里,企业主可以搞各种创新,实际上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从E-BAY,COSTACO,到UBER和ABNB,米帝人搞出了大量新型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以及相关产品,无论多么稀奇古怪,在米帝市场都能找到用户。

​不过,在神州,这个游戏变成了另一个样子。

​神州人长期不愿意进行信用扩张,或者更直白地说,不愿意举债。一方面是因为穷,另一方面是因为也经历了不少投资泡沫。

​年青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类似于郁金香泡沫,改开后的神州曾经也有过很多泡沫。包括但不限于海狸鼠泡沫,集邮泡沫和兰花泡沫。

​1990年代起源于四川的海狸鼠泡沫破灭,曾经导致无数市民不得不含泪吃掉相当于一部进口彩电的海狸鼠:

​发生在2000年代的集邮泡沫破灭。曾让赴日本打工积攒了100万元人民币的上海市民在邮市碰到暴跌后半个月后撤出时只剩20多万元。还有一投资客,最多时赚了1000万元,行情最火爆时吃进了“一房间的明信片”,最后几乎归零,改行租个亭子卖彩票。

​1984年的时候,一盆君子兰的价格被炒到数万元,90年代中期,原产于台湾的矮种墨兰达摩被炒作到200万元一盆。而绵延了很多年的兰花泡沫到了2007年终于破灭——墨兰的组培技术成熟了,达摩的价格一落千丈,当年花几百万买入达摩的人血本无归。

​经历过这些,神州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害怕风险,不敢加杠杆。直到雄鸡诺夫开始启动商品房市场,才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居民住房具有海狸鼠/兰花/邮票不一样的特质:

​首先,住房是刚需,每个家庭都需要。

​其次,和古代的田地一样,住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动产,容易给人踏实的感觉。

​再次,基于不同地区不同地段的住宅,可以讲不同的故事,给予不同的溢价。

​最后,由于住房是不动产,不容易变现,即使要变现,最快也需要花费几个月时间。

​以上特质,都是邮票/兰花/海狸鼠等产品不能完全具备的。也正因为房地产有刚需、不动产、容易讲故事、流动性低等特质,所以技术官僚们将其当作了信贷扩张的载体。

​这种选择非常成功——在1998年住房商品化之后这25年,至少有数亿神州人选择加杠杆成为房奴。以至于有这样一种说法——买房是穷人一辈子中仅有的一次加杠杆的机会。

​而据任泽平的估计,神州房地产市场的市值达到62.6万亿美刀,明显大于美国的33.6万亿美刀、日本的10.8万亿美刀、英法德三国合计的31.5万亿美刀:

​对了,任泽平还指出:从住房市值与GDP的比例看,2020年中国为414%,高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148%、233%、271%、339%、354%。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美国住房市值与GDP比例最高为169%。在19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前,住房市值与GDP比例一度高达391%——以上数据说明有了楼市这样一个合适的载体,神州人能把杠杆玩到什么样的高度。

​行文至此,聪明的看官肯定就会提到“利息陷阱”:借贷总是有利息,一旦投资成本无法覆盖利息,就可能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或者信贷紧缩。

​理论上讲,“利息陷阱”本来是一种多虑——只要货币流通速度够快,借贷资金产生的利润是可以覆盖贷款利率的。但是,最近出现的事实就是:某地借贷资金产生的利润似乎确凿已经很难覆盖贷款利息,甚至也无法覆盖本金——不然我们很难解释为何最近债市里会有那么多烟花。

​就这件事,首先我们当然、必然、显然要怪米帝——芯片禁运,贸易脱钩,导致神州不少产业的投资回报率降低,大量贷款投资获得的利润无法覆盖利息。

​以前,大量国企金控公司以极低的利率拿到银行授信,转手就加3%-10%的利息送给民企,自己只需要稳坐钓鱼台收利息就成。然而,现在的市场比较冷清,民企也不敢借钱了。资金方也第一次感到了寒意。所以,一切责任均在美方(手动狗头)。

​不过,另一方面,神州内部也似乎确凿有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楼市被从慢牛变成了疯牛,导致很多人想加杠杆搞信贷扩张也有心无力:

​其次,有的山大王们也确实吃相难看,借了钱就没想着要还——注意,这里借钱不还的,不是房奴,房奴们是没有这个胆子的。借钱不还的,主要还是各地衙门成立的城投公司这类单位。

​城投公司借到钱之后,就立即开始搞老城拆迁,修体育场馆,建设地铁,搞文化/科技产业园和各地的小镇——几年前,全国一下子冒出几千个小镇的盛况,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

​这里的问题是,以上部分投资项目,可能几百年都回不了本,更不要说利润可以覆盖贷款利息。

​比如贵州独山哪个水司楼:

​上面这个楼,很壮观吧?它花费了2亿建筑费,拥有三项吉利斯记录: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世界最高水族、布依族、苗族民族元素建筑。世界最大牌楼。

​在建“水司楼”的时候,独山县还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亿元。一个每年财政不足10亿元的县城,花2亿建造所谓的“地标”,真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但按现在的情况看,这个水司楼本身已经烂尾,不但基本没有什么游客,而且周边都是农村,难以带动旅游文化产业(看下图)。估计仅仅靠收门票的钱,水司楼一千年都回不了本:

​如果独山县只是修了这一栋奇观建筑也就罢了,这里的关键是独山县足足举债四百亿来搞了一大堆奇观:

​这些钱,它们没有打算还,不但不打算还利息,甚至也不打算还本金。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县出现了塌方式腐败:

​于是,本来如果是正常经营几乎不可能出现的“利息陷阱”,在神州居然出現了——大量债务出现违约。这样的违约导致各路资本不敢再轻易借出资金,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因此进一步恶化。

​在2018年,恒大的债券利率就飙升到10%以上。而发行票面利率达到10%以上的债券,意味着发行方需要给购买方免费打工好几年。这种债券有个俗称:“垃圾债”。

​所以,当几年之后恒大终于放了一个大烟花之时,财迷一点都不惊讶。财迷惊讶的是居然有那么多内资和外资鬼佬们去恰烂钱,买入了恒大的债。

​而这些,都在倒逼神州换掉那个以楼市为载体的经济增长引擎——只是,这又谈何容易?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简单做一个总结

最近一年半以来,土地财政收入下滑40%以上,影响甚大:土地财政的社会压舱石功能,产业补贴金功能,高薪养廉银功能都可能部分或完全失效。

更重要的是,神州经济的引擎——信用扩张,原本可以靠着房地产这个载体正常运转,现在也开始逐渐有点熄火的感觉了。本来基本不可能出现的“利息陷阱”居然在神州多次出现,堪称奇观。而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米帝科技和贸易的封锁之外,与神州部分山大王的骚操作,也撇不清关系。

​做完总结,再来讲讲庙堂如何应对此事,以及我等草民又当如何应对此事。

​就庙堂来看,技术官僚们现在还是以释放红利为主。

首先是降低首付比例:

​其次是降低房贷利率:

​最后就是铺开“认房不认贷”:

​以上种种,都说明各地衙门确凿认识到了土地财政下滑的所带来的影响有多大,所以有点急了,连续放大招。至于效果如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而我等草民需要注意的点有很多。首先,很多人估计都想要见证历史,看一看不依赖土地财政的神州经济是神马样子。另一方面,估计不少看官也会和财迷一样,担心由土地财政下滑引发的各行各业的寒意传递到我们身上。这里,财迷只能说,凉风之下,万物皆会染上秋意。我等草民,能做的只是赶紧给自己和家人添衣避寒:

​A)神州将会面临一轮新的“资产重估”。

鉴于“利息陷阱”的出现,神州的理财产品或多或少回报都会减少。过去几十年,很多人靠着房地产获得了大量财富。到了现在,这笔钱是否能跑过通胀,恐怕都会是个问题。大部分的资产,都会面临一个向内塌陷的问题。财迷多次说过,要想自己资产不贬值,最好的办法就是部分出海,利用海外保险/基金/股票的高收益来对冲风险。

​B)各位需要保证自己资产的流动性。

我几年前就在说,将银行当作“保险”的思维不可取:

​很多人买了房,想的都是:

​自己养老,卖一套房就够了。

​孩子以后出国留学,卖一套房就够了。

​孩子以后结婚需要在一线城市付首付,卖一套二线城市的房就够了。

​但此处最大的问题是:房产并非保险产品,到期就一定能换到现金,万一二手房交易大幅下滑,你卖不出去,无法变现,又当何如?

​常去濠江CASINO里玩的大佬都知道:赢到了钱,还需要将筹码变现才算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不是么?

汝等如果尚未变现,何必要得意忘形?

C)不少公益性事业单位会继续勒紧裤带。

未来,不但公交公司、博物馆、城投公司这种地方会开始降薪裁员。大量的金控集团,城投集团的投资回报率也会大幅降低,降薪裁员只是时间问题。各位如果有亲友在此类单位上班,可以提醒他们一下多留点现金,不然降薪失业了没钱还房贷就杯具了。

​D)银行的优质资产也会大量减少,呆坏账会增加。银行职员还可能进一步降薪。

​​最近银行已经开始降薪,用财迷在银行工作的朋友的话说:“以前银行发钱,是不知道发的什么钱,反正一个月收到几笔款,现在银行几个月才发一次奖金,还是三位数。”究其原因,也很简单:随着房地产行业继续放烟花,银行或跟着“沾光”,开发贷没收回来不要紧,按揭贷款停贷也不要紧、投资的债券展期不要紧、投资的ABS逾期还是不要紧——无论哪家行,房地产没有个几百亿不良,都不好意思出来说事。

​过去一些高歌猛进的项目神龙见首不见尾,居民消费越来越开始无为而治,加上城投公司放烟花,普惠贷款只谈政治任务不谈经济回报,几大因素加在一起,未来银行的资产质量大概率会相当喜人。而这个资产质量相当长一段时间会侵蚀大量利润。

​利润下降,银行职员的收入大概率还会进一步走低。所以,银行业从业者也需要少加杠杆,多留现金。

​E)最后,财迷再讲一个有趣的知识点:印钞,本质上也是发债。只是这次发债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国家。

印钞,最需要担心的是买家拿到钞票(债券)之后,反过来找发债方兑现——也就是购买(兑换)产品或服务。你如果有产品和服务卖给他,自然是好。如果没有,这些产品和服务会立马涨价,钞票就会贬值,无限趋近于废纸。

​看官或曰: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大生产时代之后,机器可以24小时不休息运转搞生产,再多的需求都能满足。不会出现没有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情况。

​此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这里的重点是:全世界不仅仅是一家央行在发债,各国央行都在发债,而买家如果拿着别家央行的债务票据可以获得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凭什么要想办法去挣到你的债务票据,并用这个来换你的产品和服务?

​这里举个栗子:如果买家可以用美元在A国买到2纳米芯片或F35战机,他凭什么要去C国购28纳米以上的芯片和搭载俄国引擎的战机?更何况不少国家就连28纳米芯片和普通战机都无法制造,只能卖大米和矿藏之类产品。

​所以,好叫列位看官晓得:主权国家发债(印钞)的底气和锚,就是这个国家的高科技产业的水平。水平高,就能赢家通吃,割别人的韭菜。水平低,你就只能被别人割韭菜。

​很多人都说美元是以航母为锚,那是避重就轻,忽视了问题的主要原因——否则我们很难解释为啥法国退出北约,米帝也并未派出航母和坦克进驻巴黎。反而是匈牙利和捷克,都只是刚刚开始出现一些苗头,还没有说要退出华约,苏修的坦克就开进了布达佩斯和布拉格——毕竟,米帝坐拥全球最好的金融和高等教育系统,这意味着米帝拥有全球最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并不需要从高卢雄鸡输入技术。这与苏修眼巴巴地指望着从东欧各国(尤其是东德和捷克这些传统工业强国)输入技术是不一样的。

​以上讲完,一个问题抛给各位看官:既然印钞也相当于发债,也相当于主权国家的信贷扩张,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主权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也会掉进“利息陷阱”?当这类情况发生,这个国家的钞票又会出现何种走势?

​相信各位聪明的看官会有自己的答案。

​言尽于此。


最后,喜欢财迷文章,想了解更多?请在微信里关注公号“JLTCM2016”,或扫描下列二维码:

​同时,为防止失联,还请关注公号:“九龙塘月兑之家”作为备份。此号将在未来每月推出一篇有趣的润(yi)学(min)视频,同时也会把一些原创文章发这里:


各位还可以在微博、知乎、雪球、推特中关注ID:“九龙塘右眼财迷”。财迷会在这些平台同步发文。

各位也可以在B站(境内)和油管(海外)关注财迷的视频号:九龙塘右眼财迷。财迷暂定会每月发布一期视频。

​各位想要了解财迷自己的投资动向(我会把个人投资记录经过处理后发到朋友圈)或者问财迷各种问题,请加财迷微信CMXHHK20(这个号也是用来防止失联的)。同时,财迷也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即时的经济信息(已经加过财迷旧微信号的读者请勿再加,新号旧号内容都一样,否则会被拉黑)。财迷文三俗内容多,各位想要了解财迷分享的往期被删文章,可以从公号下“鼓瑟吹笙”一栏进入财迷QQ群观看。

Posted in 土地财政, 房地产, 经济, 财经 and tagged , , , , , , , , , , .

发表回复